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TOP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2023/07/19
鑫希望丨蓄势待发,开启学习旅程

“鑫希望1班”齐聚协大2023年已经过去一多半,鑫希望学员也迎来了“管理学”模块的学习,开启领导力提升之路。本次课程包含“领导者成功沟通技巧”、“管理学”两个模块以及晚间工作坊。领导者成功沟通技巧      张舸老师的DDI经典课程《领导者成功沟通技巧》,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针对学员的兴趣点进行针对性的探索与启发,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因地制宜,学员们表示课程内容非常的精彩。管理学     《管理学》课程王老师从“管理科学、理论与实践”、“战略分析框架”、“决策分析框架”、“人员激励分析框架”四个角度开展授课,另外提供了15个主要知识点和16个管理案例,帮助学员对管理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课前调研中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解决学员工作中的实际困惑,从而达到提升的目的,同学们跟着王老师的思路层层深入,学而有所获。案例萃取工作坊《案例萃取》工作坊,在薛晓峰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从不太了解案例萃取,到觉得案例萃取是难关,到成功地进行了案例萃取的初步选题和撰写。      同学们对于案例萃取的选题和撰写有着很高的热情,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的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逐渐明确个人案例萃取的内容,及写作方法,并在课堂中对于案例进行初步的撰写,待老师评价会进行优化。团队比拼 策略共创     经过一天繁忙的学习后,曹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策略建造师的活动,借助有限的工具,各小组成员进行造塔比拼,过程中设置的人员转换等突发事件,为造塔活动带来了难度。经过几轮吹塔的努力,最终,唯一的最高、最稳的塔产生,同学们也对整个造塔过程的思考、感受进行分享。      此外还带领学员对知识及时复盘,帮助同学们梳理白天的课程知识,形成脉络,在分享中查缺补漏。三天的学习让同学们对彼此有了更多的认识,对课程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理论的学习,在工作中加以运用,定会受益良多。希望同学们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地把所学知识落地,做到学以致用。

鑫希望丨蓄势待发,开启学习旅程
2023/07/14
从战略解码到组织人才盘点

人才盘点的目的是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及人效的提升,因此,人才盘点是必须组织战略出发,通过对战略的梳理审视人才现状与战略目标的匹配度,通过系统的措施优化组织和人才管理,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战略作为人才盘点工作的输入项,对战略理解得不透或不完整,人才盘点的侧重点会走偏,可能导致人才管理动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仅耗费大量管理成本,还无法匹配战略的发展要求,最终错失发展时机,影响业务发展。1扫描组织内外部环境“不要只顾埋头做事,还要抬头看路”。组织战略的研判和调整通常来源于企业家对内外部环境的洞察,企业家对市场信息越敏锐,洞察越深刻,组织的战略选择就会越有的放矢,成功的概率也会越大。通过对组织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分析、研判,形成组织对未来市场机会和战略打法的判断与认识。市场洞察主要从两个层面分析,宏观环境:经济周期、技术趋势、政治政策、行业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竞争格局等;微观环境:客户、竞争对手、标杆企业、自我优劣势分析等。通常,企业管理者可以借用结构化的工具来辅助思考,从而确保洞察更加全面和完整,比如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提出的波士顿矩阵、安索夫矩阵、“五看三定”模型、SWOT分析等。内外部环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更加明确发展目标,在充分洞察市场的前提下,企业家需要从企业的终极目标出发,思考和确定企业的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和当年目标。远期目标: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近期目标:未来三至五年的战略目标。当年目标:年度业绩指标、财务目标和管理目标。2制定战略目标内外部环境扫描的目的是帮助组织明确战略目标,在充分洞察市场的前提下,从企业的终极目标出发,思考和确定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中长期战略目标、近期目标等。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它是企业的终极追求,定义了企业是谁,因何而存在,去向哪里,以及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什么样的行为准则。很多企业在讨论未来战略时,都会从终点看现在,通过不断审视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从而更有效地制定中短期战略目标。比如阿里巴巴,每年都会拿出三天时间组织高层召开战略共创会,其中他们会用一整天的时间来共同讨论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组织近期3~5年战略目标的战略定位必须回答: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市场地位,对应的业务领域是什么?客户价值主张是什么?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才能建立并保持这种竞争优势?业绩指标是什么?正是在回答上述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企业才能有充分的时间查缺补漏,为即将到来的机遇做好准备。企业年度目标,则是企业制定的年度业绩指标,比如销售额、利润或利润率等,以及年度管理目标,即当年度全体员工都需要明确且为之奋斗、必须达成的目标。3锚定业务模式业务模式是公司业务及战术层面的设计和选择,是明晰战略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公司和员工会更加清晰做什么、如何做以及需要具备什么样能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客户需求:我们能给客户创造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客户群体是谁?业务选择:我们用什么核心业务或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竞争策略:我们怎样获取收益?我们怎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差异化、规模化还是专业化?生态关系:企业怎样才能取得价值链主导地位?获得价值是否需要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合作关系?风险防范: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市场、对手、技术)?成本控制:我们的成本由哪些部分组成?运营成本、人工成本等成本的占比分别是?目标值是什么?人才盘点工作开始前,人力资源部要组织公司核心管理层对此部分内容讨论,且企业家需要高度重视并参与。研讨的内容不能有原则性、方向性的问题和疏漏,在讨论过程中要重点解答企业阶段性的关键命题,比如如何生存、先做大还是先做强、如何进行转型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盘点工作的正确开展。4制定关键举措根据公司的市场洞察、近期目标和业务策略,找到驱动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关键举措主要聚焦在战略实现的关键成功因素的获取、关键差距的补足、关键能力的建设和关键资源的掌握等方面,只有找到了驱动战略实现的关键举措,才能真正确保战略的可落地实施,从而为公司年度行动计划提供指导方向。通常中高管通过集体研讨、共创的方式来明确关键举措,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可借用“战略地图”这个工具。通过中高层的集体研讨制定企业的战略地图,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统一的语言。好的战略地图能够让企业所有的资源更有效率地聚焦。战略地图制定后,组织能以此为基础来明确驱动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通过清晰详细的战略地图实现公司上下对战略及业务目标的的共识。特别注意的是,描述“关键”一定要锁定关键指标和目标,并且指标和目标一定要明确责任高管,否则再好的战略地图也会被架空。只有高管直接作为责任“主帅”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资源,并强力推动目标执行,保证关键的落地,进而驱动战略实现。5锚定组织关键能力管理大师钱德勒曾说,战略决定组织,组织跟随战略。明确战略目标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厘清组织。厘清组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战略,也能指导人才盘点开展。基于公司战略与业务目标,组织应具备和发挥什么样的关键职责与能力。基于组织战略和关键能力,分析组织架构、部门、关键职能、关键岗位设置等,优化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基于组织架构和关键职能,明确关键岗位及关键人才的需求,为开展人才盘点做好铺垫。组织关键能力是驱动战略落地的关键举措与组织的桥梁,战略落地的关键在于组织能力能否有效支撑战略目标与经营计划,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那么战略目标的落地会非常艰难。企业是否具备关键能力对战略布局和实施策略提供重要依据,这是人才盘点的重要工作成果之一。6组织架构梳理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与关键能力的要求,对现有组织架构进行诊断分析,明确未来架构调整的方向。(1)纵向管理层级视角。从组织的管理层级和集分权状况进行分析,所谓管理层级即组织层次,是指组织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的管理层级的数量,这决定了信息传递路径的长短。这与管理幅度紧密相关,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人员领导的下属人数,管理幅度大,则管理层次少。从管理层级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金字塔结构和扁平结构,两者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当公司出现信息传递低效和职责不清等问题,组织架构可能需要调整。(2)横向价值链视角。横向分析从企业价值链的视角来看,企业为完成经营活动,给客户提供价值而设计的生产、研发、销售、市场等职能,特别是根据战略目标设计的最关键的职能,如果对职能界定不清晰、合作不顺畅的部门进行取消、合并和拆分,从而对新的业务布局进行部门或职能的补充。特别注意的是,关键职能所对应的是关键部门的设置,虽然企业的每项职能都很重要,但关键职能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明确关键职能不容忽视。由于企业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的不同,关键职能也不同。关键职能的设计和调整需要思考以下问题: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什么职能必须得到充分的实施和出色的履行?什么职能履行不佳会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生存?总之,无论是组织架构的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分析,若要检验调整的组织架构是否到位,其标准就是:这个组织架构能否更好地实现公司战略?7锚定关键岗位及关键人才基于部门设置和职责的确定,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来承接相应的职责内容,才会让设置架构的初衷得以实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关键岗位的设置,关键岗位是否清晰明确,决定着企业的关键职能和关键业务能否实现。关键岗位就是对企业未来战略实现起到关键推动作用的岗位。我们一般从战略影响力与人才稀缺性两个视角明确哪些是企业的关键岗位。从战略影响力来看,就是该岗位与战略实现相关程度或紧密程度如何,相关度越高则岗位越重要,同时该岗位的绩效会因为人的不同而对组织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市场人才稀缺性来看,能胜任该岗位职责的人才比较少,也很难获得,内部培养和复制周期较长,一旦出现人才流失,难以在短时间内替代。“关键人才”是企业是一场人才经营战。围绕“关键人才”构建人才管理体系,优先确保在战略性岗位上配置了合格人才、核心人才乃至明星人才,并通过差异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关键人才全力创造价值的热情,同时公司也要大力为关键人才分配价值。如何界定合格人才、核心人才乃至明星人才呢?我们就必须进行人才盘点。总之,人才盘点从战略开始为人才盘点指明了方向,厘清组织指导人才盘点工作的开展。

从战略解码到组织人才盘点
2023/07/12
全面人才盘点之“数量够不够?”

随着组织战略及业务发展目标的确定,基于企业战略明确人才需求的过程就是人才需求规划。人才需求规划明确了未来组织需要多少具备素质能力的人,包括各职类、职级的人员数量以及人力成本总额。人才需求规划首先是人才数量的规划,被当作企业调控人员配置、控制成本、达成人效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人才数量规划更多的是宏观数据分析,没有建立人才规划的流程,也缺乏科学的人才规划工具和方法。01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未来战略目标,来确定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人员需求数量的方法。它是以过往的销售收入或利润等历史业务数据为基础,通过这些数据与历史员工数量建立回归方程,然后代入未来的经营目标拟合计算,得出未来的人员需求数量。回归分析法预测准确,特别是在企业的历史数据并非线性增长的情况下。回归预测法依赖可靠的历史数据和准确的未来市场预测,且不考虑市场或技术突变的特殊情况,借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拟合程度较高的回归分析方程,所以该方法适用于发展趋势连续性较强的企业。02劳动效率法劳动效率法是根据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等因素来计算岗位人数的方法。该计算方法的假设前提是业绩结果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相关人员的工作时间或工作量,忽略产品、市场、内部支持系统等对业绩和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根据员工的历史工作效率数据,结合公司未来的目标产出来测算未来的人员数量需求,故该方法适用于发展稳定、内部管理经营方式变化不大的企业。03人员配比法人员配比法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总数和各职类员工的相对比例来确定各职类的员工数量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在同一行业的各企业中,由于专业分工和协作的要求,可能存在某一类人员和另一类人员的数量比例关系在一定时间内需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或者某些类员工的人数会随着其他类别员工人数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确定某一类别员工的数量,进而确定关联类别的员工数量。这一方法比较适合企业内部各种辅助、支持类岗位的员工数量规划,如人力资源类、财务类、行政管理类人员等。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会看到,很多人力资源工作者会根据人力资源配置率这个指标来判断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数量。04预算控制法预算控制法是指通过年初制定的人工成本预算来进行年度的人员数量控制,这是很多跨国企业常用的人员数量规划方法。企业制定年度人力成本预算,将企业的总预算分解到各部门,在获得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各部门自行决定各岗位的具体人数,由部门负责人对部门业务目标和岗位人数负责。由于可分配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这种情况下,企业会用预算严格控制各部门人数的编制。该方法适用于内部有精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且精于成本管控的企业。05标杆对照法标杆对照法是指根据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和标杆企业的员工人数、职类结构、人效数据,结合企业自身的特性、作业流程、效率和业务量的整体考虑,最终确定一个逐步向标杆看齐和靠拢的管理目标,并由此展开人员的数量规划。该方法需要获取标杆企业的经营数据和人员配置数据,包括销售额、人工成本、效率、人才现状和人员构成。但由于数据的保密性,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这样的数据,同时由于各企业的差异较大,没有各要素都完全一致的企业,所以该方法通常只能作为人才数量规划的参考,不能作为决定性的操作方法。06劳动效率法劳动效率法是根据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等因素来计算岗位人数的方法。该计算方法的假设前提是业绩结果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相关人员的工作时间或工作量,忽略产品、市场、内部支持系统等对业绩和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根据员工的历史工作效率数据,结合公司未来的目标产出来测算未来的人员数量需求,故该方法适用于发展稳定、内部管理经营方式变化不大的企业。定编人数 = 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员工劳动定额*出勤率)例如,,某企业每人每年需生产某零件4651200只,每个车工的产量定额为16只,年平均出勤率为95%,求车工定编人数,计算如下:定编人数=4651200(只 ) / 16(只 )*(365- 2*52- 10) (天 ) * 0. 95 = 1219(人)。由于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有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两种。上例是产量定额,如果采用时间定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定编人数 = 生产任务*时间定额/(工作时间*出勤率)。如上,如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为0.5小时,则可计算如下:定员人数 = 4651200(只)*0.5(小时)/8(小时)*(365-2*52-10)(天)*0.95=1219(人)综上所述,在各种方法中,按效率定编定员是基本的办法。在实践工作中,通常是将各种办法结合起来,参照行业最佳案例来制定本企业的岗位人数。由于各企业的情况差别和情况的不断变化,很难会有一个所谓“绝对正确、完全适用和一成不变”的编制,它主要还是服从于企业的总体目标要求,在不断的变化中调整,是个动态的过程。人才规划的硬约束是成本投入。企业的投入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岗位和人数的有限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做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本投入获得最佳的岗位和人数的组合。

全面人才盘点之“数量够不够?”
2023/07/07
如何在人才盘点中有效使用360评价?

相关研究统计, 90%以上的《财富》500强企业通过360行为评价,主要用于员工的能力发展与人才盘点工作。360度评价是指由被测评者本人、直接上级、间接上级、同级、下属甚至是客户等人员,全方位、多角度对被测评人进行评价。360评价可以全面衡量员工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帮助上级了解该员工在面对下属、同级人员、内部服务部门及外部客户时的行为表现;对于员工来说,可以有效规避直接上级单人评价的主观偏好,通过多方评价结果的相互印证来最大限度还原被评价人真实的工作表现,排除那些不符合事实的、过于主观的评价。01  360评价的核心环节360评价包含以下六个关键环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1)设计测评问卷。360评价问卷的内容基于能力素质模型设计,评价人对测评对象在各个素质项上的行为表现进行打分或选择符合程度,题目的形式为选择题。同时调查问卷也会包含部分开放式问题。(2)梳理评价关系。因为评价人来自360度全方位,涉及的人员范围较广,所以需要根据被评价人日常工作紧密接触的人员,提前筛选和确定参与360评价的人员,确保搜集到的信息完整准确。(3)360评估实施。基于360评价系统敏捷开展评价实施工作。在问卷发放之前要将评分规则对全员深入贯彻,并需要在规定周期内完成。从经验来看,提供问卷填写的周期越长,最终的数据准确性反而越低,会给部分别有用心的员工私下讨论、操控评分的机会。另外,操作人员需要保证360评价整个过程保密。(4)评价数据分析。收集数据后,利用数理统计的方式对素质测评得分和业绩测评得分进行分析,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剔除无效问卷,确保得到的数据是有效数据。(5)评价数据校准。即使素质模型有了明确的打分依据,但不同管理者、不同员工对行为描述理解和评价尺度会存在偏差,为了减少打分偏差,确保分数精准度,应在后续的人才校准会议中对搜集上来的数据进行二次校准。02  360评价的误区很多公司的360评价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常常出现员工不接受测评结果、测评结果无法区分团队成员水平差异、测评结果被束之高阁等问题。常见的有以下误区。评价宣贯不到位,评价数据效度低人才盘点实施者为了追求完成360评价工作的速度,省略了前期素质模型的构建、测评之前打分规则的培训等关键环节,将测评问卷发放给员工让其直接填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员工既不清楚开展360评价工作的原因和目的,也无法准确理解素质项的定义及评价的标准,导致员工对360评价工作缺乏重视,将其当作一项任务敷衍了事,或者本着老好人的心态,给每个人都打出差不多的分数。导致人才盘点工作在组织当中的价值感降低。评价者对被价者了解不多,评价有效性弱企业进行360评价时,我们常常听到来自员工的困惑与抱怨,“这个人虽然跟我是一个部门的,但是我们俩经常各自出差,没有太多见面的机会,根本不了解对方”,“他上个月才从其他部门调过来,虽然我是他的直接上级,但我对他并不了解”。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前期确定评价关系时的纰漏有直接关系,若人才盘点实施者仅仅按照组织架构,一板一眼地分配好评价关系名单,而没有根据每个部门或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那么测评名单上很容易出现并不了解被测评人的同事、下属或者上级。这使得评价人占用了有限的评价名额,却无法给出客观分数和可供参考的意见,同样会对360评价的公平性造成影响。不遵守评价规则,评价有效性低360评价需要遵循以下规则,才能确保测评的客观性、一致性及分数的可参考性。(1)客观心态:从帮助他人准确认知自我的角度进行评价。(2)行为事例原则:严格按照实际行为表现,参考素质能力分级行为描述进行打分,不因推测被评价者“能够做到”而给出高分。(3)近期表现原则:根据被测评人的实际表现、近期表现(6个月~1年内)进行评价。(4)整体原则:根据被测评人整体、大部分情况下的表现进行评价,避免以偏概全。(5)尽可能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完成,保证尺度一致性。为了打消评价人打分时心中的顾虑,360评价结果的显示通常是匿名的和保密的,但这也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遵守打分规则的机会。比如,个别评价者或是抓住个别事件不放,故意“放大”某些偏见,给出极低的分数;或是出于偏袒或保护,在被测评者明明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还给出虚高的分数等。这些行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破坏360评价的公平性。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结果失公允对于评价标准的理解尺度不统一也可能是因为不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些管理者对自身要求较高,对同事和下属也会比较严厉,因此尽管在评价时他们认为自己给出的分数是客观的,但仍有可能使得分值整体相对偏低。如果这种差异始终存在而不采取补救办法,不仅会造成测评结果有失公允,时间久了,还会使管理者产生猜疑,导致每个团队负责人都觉得自己给分偏低,产生自己团队吃了亏的错觉。这样的情绪蔓延开来,会逐步让员工对360评价结果失去信任,让人才盘点工作很难持续开展。测评报告缺反馈,被测评人配合度低360评价的价值不只在于搜集人才盘点的数据,了解被评价对象的真实水平,更在于通过全方位的测评形成个人360评价报告,帮助被测评者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扩大被测评对象认知的公开区。因此,360评价报告的反馈对员工而言至关重要。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测评之后的反馈,它们要么不主动将360评价报告反馈给员工,要么不对报告做出正式、合理的反馈和沟通,而是简单粗暴地把360评价报告直接发给员工。尤其是当360评价报告的结果与被测评对象认知差异较大时,不仅起不到让员工客观认知自己的正向作用,很有可能让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如果这样,会让以后再次操作360评价的难度增加,员工不仅不配合,还会持反对态度。03  360评价技巧基于360评价的误区总结出可以让360评价工作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五个诀窍。全面详细培训,充分宣贯到位让员工了解整个360评价的过程,除了确保搜集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让员工对该工作的背景和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会更容易获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在每个关键环节都需要让员工参与进来,让员工潜移默化地掌握人才盘点的技巧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必要的培训不可少。在360评价前,让中高层人员及核心人员参与素质模型研讨,确保测评问卷的内容得到关键人员的认可与共识,同时让全员了解人才盘点的意义以及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为360评价奠定基础。360评价过程中,需详细介绍素质模型即测评问卷的来源,让员工知晓这是公司内部管理层达成共识的人才标准,让员工对素质能力的行为描述有详细的认知;同时充分讲述问卷打分原则,规避打分过程中常犯的错误。以上信息要充分、准确地传递给每一个管理者,确保他们理解和掌握,进而将信息再向下传递。甄选评价对象,确保评价有据在确定评价对象时,并不是符合“360度”界定的同级、下属、直接上级、间接上级都可以参与到评价中去,为了确保测评人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我们需要对评价对象进行甄选。甄选评价对象应遵守以下原则:(1)所有被测评人必须有直接上级和同级的评价,而如果被测评人没有下属,则可不提供名单。(2)评价人必须对被评价人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或者与被评价人在工作上存在交集。(3)参与评价的同级人员和下属的总人数控制在8人以内。(4)入职未满6个月或处于试用期的员工通常不参与测评。(5)在测评开始前半年内有过职位调动的员工,可以采用前任上级、前同级与现任上级、现同级共同参与评价。(6)评价人与被测评人之间若存在亲属及其他亲近关系,则评价人应回避。(7)评价关系名单的选择过程和最终结果必须严格保密,只有人才盘点实施者和相关直接上级知晓。鉴别失真评价,剔除无效数据即使做了完整的培训与说明,也仍然很难一次性保证所有人评价尺度的一致性以及每个参与测评的人都能严肃对待,认真作答。作为人才盘点的实施者需要将这些“失真”的评价鉴别出来,在保证测评结果可信度的同时给予“别有用心”者以压力。(1)关注个别测评人给出的分数与其他测评人分数差异较大的情况。这时可以将异常评价人的其他评价报告拿出来进行横向对比,以此判断是因为评价尺度的问题,还是因为测评人针对被测评人的个人偏见而给出了失真分数。(2)关注评价人对被评价对象所有素质能力的打分高度一致性的情况,比如都打一样的高分或一样的低分或打分有明显的规律,导致评价人所评价的对象之间没有区分度。在此情况下,该评价人所评价的分数应被视为无效。多方讨论校准,统一盘点结果人才盘点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人才盘点会议,在人才数量盘点和360评价之后,人才盘点实施者需要组织直接上级、间接上级、斜线上级、主持人和人力资源部共同参与,就前期人才数量盘点的结果和人才测评的结果及与个人特质相关的其他维度展开讨论。通过人才盘点会议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老好人”和打分尺度不统一的问题,还能对个人盘点结果达成统一认知。掌握反馈技巧,提高自我认知如果缺少测评结束后的反馈环节,员工便无从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差距,更无从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和改进。这样一来,员工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将会大打折扣,这也背离了人才盘点的初衷,可谓功亏一篑。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员工客观地看待自己、在虚心接受批评意见的同时又不被打击?这不仅仅需要管理者具备较高的沟通技巧,更需要管理者对员工的心理预期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个人提高认知。

如何在人才盘点中有效使用360评价?
2023/07/05
人才盘点之如何洞察潜在的人才结构风险?

益才认为,在人才盘点中除了盘点分析公司整体人才数量,还应该基于职类、关键岗位等深度分析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不同行业的人才结构差异明显,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结构的要求明显不同。一般情况下,人才结构类型包括以下三种。金字塔型: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中,基层员工人数最多,中层次之,高层人数最少。很多传统型的企业,尤其是有生产职能的企业,在人才结构上呈现出来的就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椭圆型:椭圆型的人才结构中,中层人员是团队的主体,比高、基层人员都要多,这些中层员工往往能够独立负责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拥有椭圆型人才结构的企业往往是知识或技术型企业,比如高科技企业,这类企业对技术或知识门槛往往有一定的要求。倒梯型:倒梯型的人才结构中,中高层是团队的主体,高层到基层的人数呈现递减状态,这种人才结构常见于一些特殊的知识型团队,这些团队对个体人才要求较高,需要每个人都有合伙人和主人翁精神,比如律所、投行和咨询企业等。这三种人才结构是从高中基层视角呈现人才分布状况,这仅是人才数量盘点的一部分。在实施具体的人才数量盘点时,建议从以下几个层面洞察分析。(1)层级分析:按照高中基层的人员数量分布占比对人员数量进行分析。金字塔型、椭圆型、倒梯型人才结构就是按照层级进行的结构分析,企业可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对标行业标杆或竞争对手,分析其人才结构类型,以此判断分布的合理性。(2)前后台分析:基于组织架构中的序列或职类,对人员数量进行分析。比如,有些组织会设置“小前台、强中台、大后台”的架构,按照前中后台的方式进行人员数量的统计分析,以此判断人才数量结构分布的合理性。(3)关键岗位分析:基于公司战略及业务明确关键岗位,分析关键岗位在职人员和岗位空缺情况,重点关注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储备,避免关键岗位的人才链断裂。(4)年龄分析:年龄分析包含实际年龄分析和司龄分析,结合所处行业特点,分析公司整体年龄和司龄分布,并结合不同层级、不同职类岗位,判断年龄结构和司龄分布是否合理,关注团队活力,避免“老龄化”。(5)学历分析:不同岗位类别对人员学历要求不同,对于管理、技术等岗位,学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发展空间。企业可结合所处的行业特点,分析人员的学历结构,判断目前人员学历能否满足发展要求。益才认为,在人才盘点过程中,必须及时识别人才数量结构可能的潜在风险,要警惕以下隐藏在人才结构中的风险。01 洞察关键人才链断裂卡普兰认为:“有些企业仅五种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就决定了公司80%以上的战略重点,战略性岗位上的人才充足率(数量上)和人才准备度(质量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企业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在培养这些不到10%的员工的能力上成效如何。关键岗位人才充足率对企业战略落地具有重大影响。(1)关键管理岗位人才缺失:对于企业来说,管理岗位尤其是一级部门的管理岗位是关键岗位,若该岗位出现人员空缺,不仅让其直接上级的管理幅度增加,而且影响该团队的建设,甚至该部门会成为公司的短板。(2)研发团队或销售人才缺失:研发或销售人员的缺失,直接影响企业抢占产品和市场先机,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力。(3)新业务关键岗位人才缺失:支撑企业新业务关键岗位人才缺失,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布局,甚至会影响新领域“开花结果”。我们在咨询实践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均在面临关键岗位人才不足带来的问题和困境时才意识到关键岗位人才储备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在人才盘点时,要保证关键岗位人才满编甚至超编,不过分关注关键岗位的人工成本占比,确保关键时刻有人可用,关键业务有人承担。同时需要关注关键人才的离职率,若其流失率过高,会影响关键业务按时完成,也会影响关键业务的保密性;若流失率过低,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活力。因此,企业应让关键人才的流动处于可控的状态,确保关键岗位人才链的健康。02警惕公司后台“臃肿化”很多企业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后在组织上往往呈现出两类问题:一是由于组织架构臃肿、人员冗余、组织层级过多,内部官僚化、集权化,俗称“大企业病”。二是很多小公司,过度强调内部专业分工,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职能部门,职责条块被分割得过细,部门壁垒严重,这是常见的“小公司大组织”的毛病。这两种“病症”的共同特点就是人员冗余、人浮于事,严重影响企业运营效率,甚至造成生存危机。后台人员不像研发或一线销售人员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业绩指标,缺少对此类人员的工作管理方式,可能导致后台部门人浮于事的情况。建议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时,要避免后台人员冗余。03警惕公司“腰部力量”过弱企业的中层是企业战略落地中上接战略下接执行,是实际“带兵打仗”的管理干部。中层干部的能力将直接决定战略能否落地。大多数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高效优质的中层管理者非常短缺。企业在挑选中层管理者之前应给予足够的锻炼和支持,包括管理能力的培训、管理技巧的培训、战略执行能力的培训等,避免企业腰部力量较弱,影响整体战略落地。益才在咨询实践中发现,中层管理者能力不足通常导致部门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缺乏关键人才梯队。“腰部力量”不足是许多发展中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这会进一步影响中层以下团队的人才结构合理性,成为很多企业进一步扩张和发展的瓶颈,必须重视腰部力量的提升。04 警惕公司管理层“官僚化”随着企业发展日趋成熟,很多企业陷入金字塔式结构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出现决策缓慢、跨部门协调困难、整体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助长了官僚作风。有些企业甚至为了解决难题,使专业化领域的复杂性得到控制,又继续增加管理层级,机构管理变得更加繁杂,效率越来越低,人员结构更加不合理。VUCA时代,“精简组织、去官僚化、提升运营效率”已成为所有企业降本提效的主旋律。05 警惕公司人才结构“老龄化”人口因素,尤其是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对员工老龄化是否有担忧?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往往都有年龄限制,这就说明“年龄”其实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并不认为年龄大的员工就应该淘汰,比起老龄化,企业需要关注老龄化给企业带来的组织活力和奋斗激情的影响。老龄化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很多老人躺平对组织氛围带来的不当影响。企业成立的时间越久,年龄大的员工就会越多,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面临老龄化的情况。基于老龄化,企业应该积极转变管理思路,从树立员工榜样、二次培训、岗位调整等措施入手,力求充分开发中老年劳动力资源以及其持续奋斗的状态,同时也需加强对年轻人才的培养,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为企业注入新活力。益才认为,人才结构分析的目的是洞察整体组织管理动作的合理性。如何体系化的全面洞察企业人才结构、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效能、人才活力?建议企业应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通过建立数智化盘点系统提升整体盘点效率,适应业务节奏进行周期性的人才盘点,实时洞察组织人才的健康度,持续开展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动态调整人才现状和人才需求规划,为后续的人才管理动作提供指导性建议,为组织的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人才盘点之如何洞察潜在的人才结构风险?
2023/07/03
盘点中的评价技术

人才盘点项目中用何种方式来评估人的能力和潜力往往在项目筹备阶段就会被反复讨论和斟酌。益才咨询基于多年的人才管理咨询实践,素质测评、360度行为评估以及员工敬业度调查是人才盘点的核心评价技术。人才评价的三个关键维度人才盘点项目中人才评估技术的选择,都是由该项目所体现的看人的方法所决定的。通常来说,看人主要三个关键维度:潜力、能力和结果。这三个维度,顾名思义,即人才已经表现出来的、正在展现出来的以及未来可能会表现的部分,在时间轴上也对应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潜力或潜质:着眼于未来,强调组织与员工双方的需求,未来可发展为行为。行为或能力:着眼于现在,强调达成结果的行为,可能指向结果。结果或绩效:着眼于过去,强调员工个体达成的业绩,有结果不代表有潜力或行为人才评价矩阵益才咨询认为,由于不同层级的员工所遇到的工作挑战不同,他们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潜力也不同,必然会带来评价工具需要有针对性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不同层级评估的能力项有差异,使用的工具也可能是一样的,例如,采用360度评估反馈法评价不同层级的能力模型。评估内容基层中层高层结果工作结果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团队绩效——员工敬业度调查员工敬业度调查能力/行为工作行为360度行为评估360度行为评估情景模拟技术(线下)360度行为评估情景模拟技术(线下)潜质能不能做素质测评素质测评情景模拟技术(线下)素质测评情景模拟技术(线下)适不适合做个性测评个性测测评个性测测评一、在盘点中采用心理素质测评技术心理素质测评,是一种有着百年历史的基于心理学测量的评价技术,通过回答特定的问题,根据预设好的算法和逻辑,将受测者自我报告的结果与常规模型相对比,得到受测者在各维度上的相对位置。在具体应用中,由于素质测评结果在高潜人才盘点的九宫格中被作为其中一个坐标轴——潜力的主要数据来源。二、在盘点中采用360度评估反馈法360度评估反馈法(360 degree feedback),也叫“多源反馈法”,是从工作相关者那里就工作表现收集反馈信息的一种方法。工作相关者包括上级、同事、内部客户、下属等组织内的人,有时客户、供应商甚至家属等组织外的人也会被纳入进来。而且,为了比较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的偏差,同时增强个人参与感,自我评价也是360度评估反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在盘点中采用情景模拟技术在人才盘点中常用的情景模拟技术主要有文件筐测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文件筐测验和案例分析通常是创造评价对象独自解决问题的场景,角色扮演通常会由训练有素的顾问根据剧本来扮演某一角色与被评价者进行互动,小组讨论有时是由多位顾问参与互动或者是同一批评价对象来进行讨论。四、在盘点中应用敬业度调查的结果在绩效考核中有时会同时考核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一位管理者可能同时拥有个人绩效指标,也需要承担部门绩效考核的结果。杰克·韦尔奇说过,“衡量一个公司稳健性有三个指标,分别是现金流、客户忠诚度和员工敬业度”。敬业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积极、饱满的情绪和认知状态,它反映了员工在工作中的投入程度。敬业度高的员工在工作中乐于努力和创造,并且对组织有较高的认可感。大部分进行员工敬业度调查的组织,每年会完成一次调查。调查结果通常会按照不同地区和部门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供给区域或部门的负责人阅读。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将改善员工敬业度的责任由HR部门转给业务部门负责人。换句话说,业务部门负责人应该为部门员工的敬业度负责,也对它的改变负责。缺乏有效的改善举措,会让员工敬业度调查流于形式,逐步在组织中失去意义。而改变的责任落实到业务负责人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企业在人才盘点中将这一项结果视为业务负责人的管理成效的指标。

盘点中的评价技术
2023/06/30
如何基于组织业务目标开展人才规划?

随着组织战略及业务发展目标的确定,基于企业战略明确人才需求的过程就是人才需求规划。人才需求规划明确了未来组织需要多少具备素质能力的人,包括各职类、职级的人员数量以及人力成本总额。人才需求规划首先是人才数量的规划,被当作企业调控人员配置、控制成本、达成人效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人才数量规划更多的是宏观数据分析,没有建立人才规划的流程,也缺乏科学的人才规划工具和方法。01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未来战略目标,来确定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人员需求数量的方法。它是以过往的销售收入或利润等历史业务数据为基础,通过这些数据与历史员工数量建立回归方程,然后代入未来的经营目标拟合计算,得出未来的人员需求数量。回归分析法预测准确,特别是在企业的历史数据并非线性增长的情况下。回归预测法依赖可靠的历史数据和准确的未来市场预测,且不考虑市场或技术突变的特殊情况,借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拟合程度较高的回归分析方程,所以该方法适用于发展趋势连续性较强的企业。02劳动效率法劳动效率法是根据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等因素来计算岗位人数的方法。该计算方法的假设前提是业绩结果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相关人员的工作时间或工作量,忽略产品、市场、内部支持系统等对业绩和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根据员工的历史工作效率数据,结合公司未来的目标产出来测算未来的人员数量需求,故该方法适用于发展稳定、内部管理经营方式变化不大的企业。03人员配比法人员配比法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总数和各职类员工的相对比例来确定各职类的员工数量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在同一行业的各企业中,由于专业分工和协作的要求,可能存在某一类人员和另一类人员的数量比例关系在一定时间内需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或者某些类员工的人数会随着其他类别员工人数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确定某一类别员工的数量,进而确定关联类别的员工数量。这一方法比较适合企业内部各种辅助、支持类岗位的员工数量规划,如人力资源类、财务类、行政管理类人员等。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会看到,很多人力资源工作者会根据人力资源配置率这个指标来判断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数量。04预算控制法预算控制法是指通过年初制定的人工成本预算来进行年度的人员数量控制,这是很多跨国企业常用的人员数量规划方法。企业制定年度人力成本预算,将企业的总预算分解到各部门,在获得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各部门自行决定各岗位的具体人数,由部门负责人对部门业务目标和岗位人数负责。由于可分配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这种情况下,企业会用预算严格控制各部门人数的编制。该方法适用于内部有精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且精于成本管控的企业。05标杆对照法标杆对照法是指根据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和标杆企业的员工人数、职类结构、人效数据,结合企业自身的特性、作业流程、效率和业务量的整体考虑,最终确定一个逐步向标杆看齐和靠拢的管理目标,并由此展开人员的数量规划。该方法需要获取标杆企业的经营数据和人员配置数据,包括销售额、人工成本、效率、人才现状和人员构成。但由于数据的保密性,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这样的数据,同时由于各企业的差异较大,没有各要素都完全一致的企业,所以该方法通常只能作为人才数量规划的参考,不能作为决定性的操作方法。06劳动效率法劳动效率法是根据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等因素来计算岗位人数的方法。该计算方法的假设前提是业绩结果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相关人员的工作时间或工作量,忽略产品、市场、内部支持系统等对业绩和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根据员工的历史工作效率数据,结合公司未来的目标产出来测算未来的人员数量需求,故该方法适用于发展稳定、内部管理经营方式变化不大的企业。定编人数 = 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员工劳动定额*出勤率)例如,,某企业每人每年需生产某零件4651200只,每个车工的产量定额为16只,年平均出勤率为95%,求车工定编人数,计算如下:定编人数=4651200(只 ) / 16(只 )*(365- 2*52- 10) (天 ) * 0. 95 = 1219(人)。由于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有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两种。上例是产量定额,如果采用时间定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定编人数 = 生产任务*时间定额/(工作时间*出勤率)。如上,如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为0.5小时,则可计算如下:定员人数 = 4651200(只)*0.5(小时)/8(小时)*(365-2*52-10)(天)*0.95=1219(人)综上所述,在各种方法中,按效率定编定员是基本的办法。在实践工作中,通常是将各种办法结合起来,参照行业最佳案例来制定本企业的岗位人数。由于各企业的情况差别和情况的不断变化,很难会有一个所谓“绝对正确、完全适用和一成不变”的编制,它主要还是服从于企业的总体目标要求,在不断的变化中调整,是个动态的过程。人才规划的硬约束是成本投入。企业的投入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岗位和人数的有限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做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本投入获得最佳的岗位和人数的组合。

如何基于组织业务目标开展人才规划?
2023/06/28
HR-BI的“2-3-4”策略

近年来,伴随着企业量化管理的组织背景,顺应这一需求的数据分析系统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工具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Gartner 公司对1400名首席信息官(CIO)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商务智能BI将超过安全性而成为企业首要考虑的技术问题,计划用于BI方面的预算普遍增加,平均增幅可达5%左右。目前,BI工具无论是在企业经营分析、财务分析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实际应用表现,并拉开了在人才管理领域有效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序幕。目前已有多家企业高薪招聘专职HRBI岗位员工(高分位年薪高达百万),相信很快HRBI的知识技能将成为HR从业者的标配技能。Rich data, Poor informationBI系统的产生源于“rich data, poor information”这么一种现实,即通过企业目前许多信息系统产生了大量的原始或经过简单加工的数据,但在支持企业经营综合分析和管理决策时,却显得非常无力。数据终究只是碎片的信息,并不能真正实现价值。这些数据来源太广,格式不统一,并且其中极少量的数据记录格式不正确;同时,累计的数据量相当庞大,但许多细节对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并不重要,他们需要快速、全面的掌握企业的人才管理全貌,企业的管理者想知道人力配置是否平衡?人员结构是否健康?绩效&薪资分布是否合理?人力成本是否连年趋高?诸如此类综合、全面、宏观的信息支持,才是领导们关注的对象。而这些信息通过传统的报表都很难做出洞察。当数据的数量和复杂度超过了传统报表的范围,企业不得不考虑启用新的工具来帮助他们获取更准确有力的「Information」,而不是一堆讲不出故事的「Data」。HR-BI作为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其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了统计查询、经营分析指标和水晶报表,一般而言,EHR系统报表分析功能基本都可以通过BI系统来实现。区别于以结果展示为主的报表系统,BI的突出功能在于通过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多维分析与深度钻取,并通过灵活多变的、丰富的展现形式给予展示。数智化人才管理的基础就是要搭建一套数智化的BI平台,有了BI平台就有了数智化人才管理的载体,益才将其技术实现的过程通过“2个基础,3层框架,4步流程”展开。HR-BI的“2-3-4”策略2个基础  数据基础、场景问题。3层框架  数据底层、分析层、展示层。4步流程  定义场景、数据建模、数据源、可视化呈现。2个基础企业满足什么基础条件才能够实现BI系统?首先,企业要有数据基础,没有数据基础是没办法做的,即使做了也是一个空壳子,只是好看没有实际的应用。其次,企业需要明确希望通过BI系统解决什么问题,企业可能需要HR部门通过系统提醒或看板展示:组织架构的变化有哪些,人才地图分布在哪里?如何排兵布阵?所需的关键人才在哪里?哪些员工最有潜力?哪些人才是组织中的承重墙?哪些是将/哪些是帅?等等。只有清楚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才知道要分析哪些数据,哪些数据可以进行关联分析,如果如希望呈现人才的宫格落位就需要绩效数据和评价数据(能力评价或者潜力评价),如果需要分析人效和钱效,那就需要有人的营收、利润、投入与产出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利用BI技术,实现人才数据的可视化,实现对人才与组织的“看见、洞见、预见”,看见问题,洞见本质、以及预见未来,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才驱动组织战略的发展。3层框架按照数据处理过程,BI系统的功能框架和主要技术可以从3层框架进行分类和解构。功能架构如图所示,可分为数据底层、数据分析层和数据展示层三个功能层级。其中数据底层负责管理数据,包括数据采集、数据ETL、数据仓库构建等;数据分析层主要利用查询 OLAP、数据挖掘、数据清理,以及数据可视化等分析方法抽取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展示层用于将数据分析的结果用可视化图表进行展示并最终形成数据看板。参照BI系统的功能架构,BI的主要技术也分为支撑类、分析类和展示类三个层级,如图所示。4步流程建立一套高效、完备的HR-BI系统,其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对上述概念清晰后,结合实践经验,我们建议从“定义决策场景、数据建模、界定数据源、可视化呈现”四步流程展开具体的搭建工作。1、定义决策场景企业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数据,每条数据都有可能包含大量的信息,一条数据用到不同的地方,往往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现BI之前,企业手首先要明确业务场景,有了业务场景才知道我们需要哪些数据, HR-BI正是BI在人才管理决策分析过程中有效应用的工具,建立HR-BI,就是建立起企业科学的人才管理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管理仅仅依靠经验与感觉进行决策的现状,通过对人才管理工作的量化分析,找到企业在人才管理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能够找到不断调整与优化的方向与策略,更好的支持业务发展,真正适应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通过两个真实的企业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BI的应用场景。案例一:某大型互联网公司想要对企业的人才结构进行分析,使用BI系统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不同方面的分析,按层级、学历、年龄、绩效、能力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不同的方式以及各个方面的交叉分析、动态呈现,帮助企业决策者实时掌握组织人才的现状。同时系统还会按照企业设置好的规则对不匹配的人才结构进行预警,让企业决策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避免了因人才断档导致企业运营出现问题。案例二:某家电行业龙头企业,实现对员工360度的全方位数据分析,洞察员工是否符合目前岗位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具体是哪些方面,是能力方面、还是动力方面,BI系统都会给予全面呈现,当员工出现不足时,BI系统也会提供预警,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而当我们有了岗位空缺,或者某个具体的项目需要挑选员工时,管理员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智能匹配员工,并可视化呈现不同员工之间的对比分析图。 2、数据建模任何一种BI工具都是依据用户事先定义好的分析模型来对数据进行灵活的加工,并按照用户的展现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丰富的展示。因而,设计一套符合企业管理需要的人才管理决策分析模型,是企业HR-BI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内核。否则,再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没有分析的方法作支撑,也是徒劳。通过构建人才管理的分析模型,诸如:人力资源效能分析、组织管理分析、员工培训分析等,企业HR可以根据具体的人才管理场景,选取其中的模型,比如在人力润率、人均利润率、人均管理成本等指标,以及不同时间区间内的指标变动情况。在员工关系分析模块,还可以实时的显示员工入职与离职数据、岗位分布等常规数据。人才管理决策分析模型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指标模型、指数模型、分析主题模型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指标模型。指标是一个数值,能够指出企业中某一领域绩效的优良程度,并为对何种绩效进行评估提供参考。指标的表现形式通常为百分比(例如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员工流失率等)或者总量(例如人工成本总额、人均净利润等)。而所谓指标模型则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与管理的需求出发,提炼出能够量化评价企业人才管理绩效的指标项,并将所有指标项的相关信息予以界定。一项完整的指标定义应该包括指标名称、具体内涵的定义、计算规则、绩效目标、起始点、数据来源、历史绩效及支持文件,同时这一指标必须具有可量化的特征。拥有一个或多个指标的可以是个体员工、团队、一线经理或者整个企业。在操作层面,关键难点在与人才管理指标的提取和指标基准的选取。指标基准值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现状进行调整,一般是一年审计一次给予调整。采取什么类型的标杆,取决于指标的具体内涵。一般通用类指标可以采取通用标准,而对于具有行业特征的指标,则建议采用行业标准;对于无法取得或者不适合采用外部标杆的指标,则根据企业内部基准来设置。3、界定数据源要搭建企业人才管理体系,需要对于企业目前的人才数据进行梳理,这些数据可能广泛来源于EHR系统、OA系统、财务系统,以及部分的行业数据。HR-BI平台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的梳理、整合,企业可以建立起统一的数据仓库或者数据湖,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指标的数据来源就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再好的指标模型也无法通过系统展现出来。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数据的统计口径进行明确界定。由于不同的管理者往往对同样的指标有不同理解,导致统计口径有时候难以统一。这就要求通过深入访谈与分析,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致的统计口径,对同样的指标进行统一的定义,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比如总人数,是指哪几类人员属性的员工,是统计期间的期初、期平、期末等等,都需要一一给予清晰界定,不可有半点含糊之处。数据源在技术实现上主要有“接入、清洗”两个关键环节。4、可视化呈现可视化呈现就是将数据转换成图或表等,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和呈现数据,将我们难以直观理解的数据通过图形化的手段进行有效表达,准确高效、简洁全面地进行信息传递,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在最终的呈现上选择图表至关重要,图表的种类繁多,一旦选择了错误的图表,不仅不能准确表达出数据本身的含义,还可能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常见的图表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雷达图、散点图、树形图、关系图、流程图、路径图、仪表盘等其他类型图表。在选择图表之前需要明确不同图表使用场景。譬如,折线图可以用于显示一组数据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它的特点就是反映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观察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就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同时,折线图的数据不能只有一个数据,需要大数据量才能观察出数据趋势。其优势是不仅仅可以放一组数据,也可以多组数据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比如将人均营收和人均利润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图中就能看出人均营收高,进而影响人均利润也高。需要注意数据组数最好不要超过5组,数据组数越多,数据量就越大,图表显示相对也会比较乱。基于不同的数据选择适合的图表,然后对图表进行配色,最终形成企业看板。以数据图表的方式直观的显示数据的变动情况,支撑人力资源以及高层管理者更清晰地掌控公司内部人才管理的全貌。选择多维度、多样式的图表,才能从多角度支撑汇报结论,否则工作汇报就会空无一物。图文并茂的汇报展示,帮助受众快速接收有效信息。BI工具作为专业的分析工具,具备丰富的展现功能,但每项指标采用什么展现形式,各种结果如何组合展现、如何存储,如何展现才能既体现数据的内涵、增加数据丰富程度又美观大方,都需要在指标模型设计时进行人性化、实用化的界面设计,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界面设计将直接指导BI工具技术人员的开发工作。BI的核心价值在于满足企业不同层级人员对数据查询、分析和探索的需求,从而为管理和业务提供数据依据和决策支撑。企业数智化转型要立足于企业本身要解决的问题,让企业由经验驱动决策向数据驱动决策转变,BI是实现智慧决策的第一步,推动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这个过程中,BI将企业内部的数据分析方法、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形成知识库,通过知识共享沉淀的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企业业务发展效率,提升整体的组织能力。处于数智时代下的HR部门需要积极投入到这场转型浪潮之中,尽快从事务管理升级至数据管理,为管理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战略决策支持,HR-BI 就是将驾驭数据的工具放在HR手中,帮助企业在未来到来之前看到未来。

HR-BI的“2-3-4”策略
2023/06/26
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

最近几年,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对各行业的影响加速暴露了企业员工的“动荡”。短时间内发生了很多批量裁员、离职、求职和招聘等人才高速流动的现象。从员工的认知和体验视角看,不论在哪家公司都会有两种鲜明的状态:一种是,上班如上坟,消极怠工混日子,人际关系复杂,斗争煎熬;另一种是,期待工作,积极迎接挑战和未知,充分自我实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员工的状态,关注不同团队的组织氛围对员工的影响。为什么组织内会存在这种现状?这种现状和员工与组织之间又如何相互影响?对“组织氛围”这一概念的深刻洞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并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什么是组织氛围组织氛围的提出者库尔特·勒温认为: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个人,不是环境,而是二者的函数。组织氛围的这种力量,需要借助组织中个体的感受来反映和测量,但个体的感受不是组织氛围本身,感受只是组织氛围的测量仪、温度表或者显示器。组织氛围的价值和意义组织氛围由公司员工共同构建并在公司与员工之间互相影响,持续塑造着彼此,积极的组织氛围对员工的动机、绩效、潜能和文化融入等都会有正向影响。考虑到组织氛围的重要意义,系统的梳理公司氛围的实际状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有计划地高效改良就显得十分必要。如何构建积极的组织氛围1组织氛围调查和结果分析组织氛围调查是构建或改良积极组织氛围的依据和基础,通过专业高效的系统方法论能够助力企业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快速突破。根据调研结果的数据分析,确认组织氛围在个人、部门等层面的改善切入点,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地计划。2组织氛围的应用和改善01制度建设在业务条线、部门层级和具体工作岗位等方面明确分工。在个人和组织层面推动实现高效顺利的合作是衡量组织氛围的重要标准之一,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会对各层面的合作有重要的积极影响。02文化建设1)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在遇到现实变化的挑战时很容易出现巨大危机,因此对于下级充分灵活的授权机制显得十分必要。2)人才的培养和进步需要一定程度的包容和理解,更有利于统一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包容的文化氛围必不可少。3)以“结果”作为员工综合表现的核心评价标准,作为推动实现积极结果的催化剂,竞争传统和规则的制定同样是一个有力的保障。4)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持续变化的生存环境要求组织和个人具备或持续巩固培养变革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在业务的推进过程中持续迭代升级。5)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与未来,对人才本身的诉求、发展等各种问题的预估考量和充分解决,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良好的组织氛围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绩效、敬业度,强化工作动机,激发员工潜能,塑造企业积极文化通过专业系统的方法论可以高效准确的梳理企业的组织氛围,及时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潜在问题。结合组织氛围调查数据结果,通过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等制度层面,充分授权、包容培养、结果导向、竞争文化、变革意识、以人为本等文化层面的综合设计,充分解决组织氛围的各类问题,打造适合企业的文化氛围,高效助力企业发展。

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
2023/06/21
逆向操作:人才发展从评估开始

衡量人才发展工作成功与否,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不管是作为企业内部的人才发展工作者,还是外部的人力服务机构,显然我们不会单一地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进行一系列的追问来了解背景并明确需求:您要衡量什么? 您评估的目的是什么?您对成功的学习计划定义是什么? 您要和谁分享结果? 您当前如何评估您的学习计划的影响?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随后就任何一个共鸣的点展开。遗憾的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当提到“评估”这个话题时,我们找不到一个万全之策,因为在评估人才发展工作时,需要考虑太多的变数和障碍,包括组织的目标和文化、利益相关者和受众之需求、需求评估、绩效分析、资源、时间、预算、数据收集法和评估工具。很多组织也并未投入过多时间来进行效果评估,大部分做法还是较多关注参与者的反应和学习情况,而不是其对业务成果产生影响。ATD《评估学习:评估有用的学习指标》书中提及,“199名接受调查的人才开发专家中,仅35%称其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评估了学习计划的业务成果” 。事实上,很多企业内部培训人员出于种种理由都害怕评估流程,业务部门对人才发展工作内容的评估也比较一般:会让员工去学习,但从实用性角度来说并没有太多正面反馈。凡此种种,对于这个问题,就像回答“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里?”一样充满戏谑和无奈。当然我们也明白这些道理,诸如:评估工作对业务成果的影响以及对组织成长的推动具有重大意义,评估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哪些有用,哪些没用,以便重新调整工作重心和资源分配,并对无效的计划进行必要更改;一旦提供有力的评估报告,领导层也会开始认同其他发展计划,因为他们看到了生产率、指标、客户满意度、员工敬业度和人事变更率的可量化测量数据;最后我们会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我们的发展工作以及工作方式的改进中去。简而言之,评估帮助我们验证了发展工作的价值,且对整个组织及员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将大象装冰箱需要三步,那么人才发展的评估总的来讲也是三步走: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提高开放度,增加组织对于评估的认知,共识评估计划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输入多维度的评估数据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让数据成为人才发展的一部分,巩固应用,优化改进01把冰箱门打开——提高开放度,共识评估计划效果评估是衡量发展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尽管位于最后,但这并不意味着其重要性最低,或者只有在最后阶段才实施。相反,不管是培训结束后的评估表,还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的正式投入产出分析,在项目设计的开始阶段就应该将评估考虑在内。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把它看作一种事后处理方式,评估应该被精心规划并且贯穿于整个项目始终。业务部门对人才发展工作的认可度普遍不高,越是如此,越是务必一开始就取得业务部门对评估工作的共识,有效的评估从与部门和组织的目标关联开始,通过询问“我们想要从这个发展项目中取得什么成果?”这样的问题来达成共识,他们需要的成果可能包括: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增加的销售额、更高生产率、更少的加班时间、更少的缺陷、更高的员工敬业度和更低的人事变更率等。无论需要什么成果,都需要具体、可测量、可实现、有相关性、有时限性并与部门或组织的目的关联。首先大家必须清楚最终我们需要衡量什么,比如是否将新技能学以致用,是否得到了更好的业务成果,或计划的投资回报率(ROI)如何?这些问题也只有在设计阶段之初提出,才能真正帮助优化整体的发展计划。可以通过以下问题的明确来进行整体衡量:我们需要定义关键利益相关人是谁(如项目发起者、目标学员、目标学员主管、外部客户、HR相关同事等)?他们的期望分别是什么?本项目解决什么业务痛点?如何定义项目成功?发展周期多长?需要哪些资源支持?可能的风险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可以达成一个彼此都认可的产出,包括评估内容、评估原因、评估方式、评估时间、评估人员以及报告对象等方面。一旦达成共识,我们才收到了评估工作开始的信号。接下来,就可以确定利益相关者、当前绩效、所需绩效、差异、指标、基准和其他推动评估的重要数据,以跟踪学习情况、行为变化以及业务成果增长情况。开始时不统一意见,到最后可能需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弥补,而且往往收效甚微。近些年大多企业的学习项目呈现出“两头轻、中间重”的情况,“轻需求分析,轻界定收益,轻成果评估和衡量,重实施套路和技巧”。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投入于具体的实施活动,而在前期,因为对目标评估和预判不足,后期进行成果衡量时,自然底气不足。02把大象装进去——输入多维度评估数据柯克帕特里克的四级评估将学习效果细分为4个不同级别,以实现具体的测量,随着评估层级的提升,评估的信息价值越大,其对整个组织的重要性越强。我们借由这个结构清晰,广为接受的框架展开评估数据的记录和持续积累。(1)反应层评估员工个人兴趣培养(如育儿、茶道、健身课等)的学习课程一般仅需要进行反应层评估,该维度需要搜集的数据包括:满意度分数、激活率、签到率、学习时长、用户画像数据等。相对简单,并且容易搜集。(2)学习层评估企业层面核心必修知识的学习课程,如产品知识、企业文化、公司政策、法律法规等,通常落在学习层,该维度需要搜集更多的学习行为数据,包括线上课程完成率、考试成绩、正确率、错题率、课程点击率、学习内容的评价、学习内容下载情况、二次转发及分享情况。同样较容易实现。(3)行为层评估行为层评估数据的搜集有几个前提:所培训的行为可以在短期内直接被观察到,如操作规范;行为本身较为标准化,如产品介绍话术;课程与行为的相关性很强,基于业务场景已经开展过行为分析,并从中挖掘优秀经验生成了培训内容。通常而言,员工自我管理与职业素养提升(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目标管理等)和通用软技能提升(如领导力、变革管理等)的课程都可以进行行为层评估。该层面需要搜集的数据包括:演讲汇报、答辩评分;360评估结果;员工在相关项目中的行为表现及关键行为出现的频次。也正是从“行为评估”开始,评估工作出现了断崖,究其原因:HR在培训结束后难以跟进学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表现;部分工作行为改进与否难以在短期内体现,需要长期观察与记录,从人力、精力的投入上来看可行性较低;即使可以获得一定的行为表现反馈,也较为碎片化,难以转化为数据等。(4)绩效层评估业务专业技能提升(行业课程、各部门必备技能课程等)的培训绝大部分需要进行绩效层的评估。绩效层需要搜集的数据包括公司的培养计划、员工能力测评结果、员工绩效结果、胜任力要求、用人标准、考试结果等人力类数据;直线经理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业务部门的业绩目标达成情况等业务类数据。我们发现,随着评估层级的提升,评估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企业的实现度也相应减少。数智化的学习方式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的线下培训存在数据难以记录、存储、归类的问题,传统的培训历史数据和结果靠人工整理和总结,培训经理的更换、项目形式的改变等状况就会导致历史培训数据的丢失;员工的能力测评结果、员工的绩效结果、考试结果这些维度的数据需要进行大量的梳理与归类工作。而借助移动学习平台等数智化工具,企业可以更为便捷、精准地收集培训数据,人力资源从业者便能够抽出身来,较为直观和全面地对员工的培训状况进行评估与了解,为分析员工的培训效果、培训行为奠定基础。当然,如果希望对培训效果有更为精确的衡量,仅仅依靠以上培训视角的数据还远远不够,财务数据、业绩数据、人事数据等,都能为深入的培训数据分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企业内其他的数智化平台,为业务数据的获得、与培训数据的联动分析创造了条件。从企业对于学习平台的采购情况和内部相关系统的打通情况看,能初步实现以上维度数据的搜集,但若想借助数据对培训及人才发展效果进行具有深度的分析,仍有较大的挑战。究其原因,从数据获得和持续积累两个维度上均有各自的挑战,在此不过做赘述。总体而言,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借助数智化工具来优化企业内的管理流程与方式,企业在利用数据提升学习效果和体验方面均有涉及;从移动学习平台的搭建情况和相关系统软件的应用率来看,已经为评估数据的记录奠定了工具层的基础;同时,企业学习平台与其他平台的打通情况整体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与业务系统平台和财务平台的打通,一旦打通,会让培训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更具深度,并且直接地反映出培训为业务所带来的价值。03把冰箱门关上——基于评估数据的洞察应用效果评估数据有多方面作用,不仅仅是用数据说话这么简单,评价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数智技术的交织融合,可以产生很多有价值的应用和改进。首先,通过效果评估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学习效果评估体系,对学习计划是否有效、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授课方法是否恰当、学习内容是否适宜等进行衡量与评估,有助于发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学习发展工作提供参照依据,进而展开对于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学习界面的交互体验,课程内容的丰富和质量优化;同时数智技术也会借由这些数据大展拳脚:学习系统结合员工个人画像及行为数据,区分不同的用户群体,形成专门的用户标签(沉睡用户、活跃用户等),基于不同的用户标签,赋予不同的激活、引流手段,吸引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结合员工个人画像数据及行为数据,了解不同人群在学习内容上的偏好及学习习惯,建立人员能力画像,从而实现精准推送学习资源,打造“千人千面”的学习界面借助线上平台,将培训内容应用的全场景融入其中,在各个场景中借助模拟、考核等方式,形成学员的连续评估数据和行为反馈数据,利用数据更精准地设计业务场景需要的学习内容利用AI陪练等方式,让学员的话术、语言学习能够实时得到评估与校正,从而实现行为改变进行员工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之间的数据分析,推送个人化的反馈,当数据积累到足够大时,洞察的准确度会越来越高,即可识别出个人的ZPD(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最近发展区域),实现个性化发展。其次,评估数据还可以对评估主体和客体形成积极的反馈。(1)对学习设计者来说,通过评估所获得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确定所编排的教学内容、选择的教学策略或整个教学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学习的需要,是否能够对学习者的态度和行为改变,乃至整个组织的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2)对学习者来说,通过评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有关他们的行为表现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加强他们的学习。(3)对于培训讲师来说,在培训课程或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来自学习者的反馈可以帮助他们采取及时的措施来更好地改进课程或项目;培训课程或项目结束后的评估可以为他们提供改进后续课程或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学习者对讲师个人授课风格、特征的反馈可以帮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讲师;评估还可以帮助他们将注意力放在对培训结果的考虑上,而不仅仅关注授课活动。(4)对培训部门或培训中心来说,评估可以帮助它们发现额外的培训需求;帮助它们获得相关信息来评估讲师的表现;还可以帮助它们决定将有限的资源和费用投入到哪些产出较高的培训或学习活动中去。(5)对于组织而言,评估信息可以帮助确定课程或项目是否达成了所预期的结果;帮助确定课程或项目的实施所带来的结果是否超过了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及其他资源;评估还有可能帮助组织找出阻碍应用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问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检测人才发展项目的目标是否已经达成。评估的起点和终点应该是人才发展工作的成果和组织战略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达成组织目标。基于评估数据的积累,我们可以针对以下这些关键的组织人才管理议题进行更为精准、量化的统计和维度分析。组织发展优化率:对组织战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控模式等进行优化,形成了更为有效的管理举措,实现了组织绩效的持续提升,有助于企业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核心骨干保留率:核心骨干员工相较于培训前的整体保留率有所提升或维持在较合理的流动区间。基层员工流失率:基层员工流失数量维持在合理区间或有所下降。关键岗位提拔率:经过培训的管理者在培训后一年内获得晋升的比例。预算执行偏差率:相较于培训前,公司/事业部/部门预算偏差率逐步缩小,控制在合理范围。管理广度有效率:管理广度进行合理调整,在相同条件下能产生更高的人均效能。当前和未来可预期的组织环境,对组织效能提升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发展将获得更大的机遇,能为更有效地承接和支持战略做出更大贡献。迎变而上,乘势而为是必然的选择!作为人才发展的具体实践者,我们应改变单点式学习的视角,系统全面地掌握人才发展的内在逻辑,形成“界定人才标准”、“识别内部人才”到“加速人才培养”的闭环思维。在实现的过程中,借助数智技术优势将人才发展的各个模块整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将人才发展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逆向操作:人才发展从评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