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TOP

如何理解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作者:益才    发布时间:2025-02-07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持续获得成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绩效表现。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作为一种被国际广泛认可的管理方法,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首选路径。

01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其核心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该模式主要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

图片

1、 领导


领导类目主要用于评价组织高层领导在价值观、发展方向、目标、对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关注、激励员工创新和学习等方面的作为,以及组织的治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领导在卓越绩效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远见卓识,为组织设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并激励员工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2、战略


战略类目主要用于评价组织的战略及其目标的制定、部署及进展情况。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调组织必须制定清晰、可行的战略,并将其与组织的愿景和使命相结合,通过有效的部署和监控,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3、顾客与市场


顾客与市场类目主要用于评价组织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以及建立顾客关系、确定影响顾客满意程度关键因素的方法。在卓越绩效管理中,顾客是组织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必须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顾客关系。


4、资源


资源类目主要用于评价组织的人力、财务、信息和知识、技术、基础设施和相关方关系等资源管理的情况。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调组织必须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以确保组织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持续改进。


5、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类目主要用于评价组织的过程识别、设计、实施与改进的情况。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调组织必须对关键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提高过程的效率和效果,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


6、测量、分析与改进


测量、分析与改进类目主要用于评价组织测量、分析和评价绩效的方法及改进和创新的情况。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调组织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测量体系,通过定期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7、结果


结果类目主要用于评价组织在主要经营方面的绩效和改进,包括产品和服务、顾客与市场、财务、资源、过程有效性和领导等方面的绩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调组织必须关注结果,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02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特点

1、系统性和综合性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调组织的各个部分和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该模式涵盖了组织的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框架。


2、坚持以顾客为导向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调组织必须以顾客为中心,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顾客关系。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是组织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3、持续推动改进和创新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调组织必须建立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机制,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持续改进和创新是组织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


4、强调结果和过程并重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既关注结果,也注重过程。组织必须通过科学的绩效测量体系,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5、强调领导的作用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调领导在组织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领导需要具备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为组织设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并激励员工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图片


纵览世界各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卓越绩效管理是被诸多世界一流企业经营管理实践验证的有效经营管理模式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型企业,尤其是国央企,都在实施导入和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比如,世界一流的多元化投资运营集团华润集团,其业务布局涵盖多个领域。近年来,华润集团着力开展卓越绩效管理优化提升工作,通过深化对标世界一流绩效指标,形成了“对标-评价-提升”的卓越绩效管理提升机制。华润集团通过优选绩效标杆和对标指标体系、系统化改善绩效对标指标差距、强化卓越绩效管理组织保障和完善卓越绩效闭环管理等措施,推动了下属各分子公司绩效的显著提升,打造了具有华润特色的世界一流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03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9步推进法


1、领导决策推动


高层领导应了解卓越绩效模式的作用、意义、基本原则和框架内容,承诺将卓越绩效模式作为组织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并在企业文化、战略管理、资源配置等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领导决策是卓越绩效模式推进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2、标准培训


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和推进骨干人员应接受《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的系统培训,深入理解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理念和评价方法,为后续的推进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推进的组织和机制


成立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跨职能工作团队等,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卓越绩效模式的顺利推进。


4、推进实施落地


在学习领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要求后,将准则中的条款要求分解到有关管理者与相关部门,有关部门的人员结合自身实际、采用适宜的方法,系统领会、逐步推进、全面落实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5、自评师培训


推进到一定阶段后,组织应挑选一批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人员参加卓越绩效自评师培训,培养一批能够开展自我诊断和评价的骨干队伍,为后续的自我评价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6、自评前的准备


组织有关人员撰写组织概述和自评材料,做好评价前的有关准备工作。这包括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整理相关文件和资料、制定详细的评价计划和时间表等。


7、实施自我评价


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标准,对组织的各方面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分,提出综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和成熟度评分。自我评价是卓越绩效模式推进的重要环节,通过自我评价可以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方向。


8、制定并实施改进、创新计划


根据自我评价结果,组织应总结自身最大优势及其巩固措施,进一步发扬光大、分享推广和创新变革的可能性。同时发现组织最显著改进机会及其优先次序,采取改进与创新措施,不断提升组织的绩效水平。


9、“学习循环”与质量奖申报


上述八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即“评价、改进和创新、分享循环”),每经过一个循环,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都会得到提升。当管理成熟度达到一定分数以后,组织可以申报质量奖,以展示自身的卓越绩效和管理水平。


图片

04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需要关注的误区

1、卓越绩效管理不等于绩效管理


卓越绩效管理与绩效管理虽然名称相似,但两者之间存在较多差异。如果把卓越绩效管理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绩效管理就只是其中的一个枝干,无法涵盖卓越绩效管理的全部内容和深度,但是卓越绩效管理也需要绩效管理的工作来帮助业绩结果的可控和落地。


2、质量奖不等于产品质量管理


质量奖并非是对产品质量的直接评价,而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因此,获得质量奖并不意味着产品质量一定优秀,而是反映了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卓越表现。


3、评价标准与指南不等于管理操作说明书


评价标准与指南是为企业提供的一种参考和指导,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类型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企业不能将其视为管理操作说明书来严格执行,而是应该加以灵活应用,以适应自身的发展需求。


4、卓越绩效管理不等于ISO9001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种“管理模式成熟度评价”,它聚焦于结果的持续改进和企业的整体发展。而ISO9001则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资格的“符合性认证”,主要关注企业是否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因此,两者在目的、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图片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它涵盖了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通过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管理组织,以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在当今愈加内卷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持续获得成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绩效表现,继续探索和实践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不断推动自身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