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TOP

咀嚼过的思想才是自己的 —德鲁克“从使命到战略”敏捷共创工作坊诞生记

作者:高松    发布时间:1970-01-01

  引言

  德鲁克思想博大精深,如何让学员更加容易的接受与理解德鲁克思想精髓,并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呢?咀嚼过的思想才是自己的。德鲁克从使命到战略敏捷共创工作坊的开发与实施说明了这一点。

  上周宜信培训总监徐秀玲老师来访,谈起去年10月份我与王欣老师、高敏老师为宜信中层管理实践营做的一场德鲁克“从使命到成果”敏捷共创工作坊。

  据秀玲老师反馈,同一个时期宜信有两个中层干部学习项目,学员群体是类似的。然而,两个学习项目的效果却有很大不同。做过德鲁克“从使命到成果”敏捷共创工作坊的学员在整个学习期间表现出更加良好的学习状态。他们更愿意担当,在对待学习任务与工作冲突的时候,他们倾向于向那些优秀的学员学习,主动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他们自主性强,在没有老师指导督促的情况下,他们自发组建行动学习课题,并主动推进项目;他们更自信,在项目汇报会上,面对领导表现出更昂扬的士气;他们更感恩与谦虚,在与培训老师们交往时,从他们的眼神与行为中,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善意。

  为什么同一个群体的学员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呢?宜信内部也在做项目复盘,试图发现提炼一些可以长期坚持的学习规律。

  这让我回忆起去年10月那场德鲁克敏捷共创工作坊的开发的前因后果。

  1、德鲁克留给我们的是答案还是问题

  我与王欣老师、高敏老师的相识是在2016年12月第二届中国行动学习论坛上,王欣老师以德鲁克管理学院的院长的身份参与嘉宾讨论,并对敏捷共创教学模式深表认同。那次活动后,王欣老师与我讨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改革德鲁克学院的教学模式。

  德鲁克学院一直采用较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将德鲁克书籍与思想开发成课程,并认证讲师教授这些课程。然而,教学效果却遭遇瓶颈。分析下来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德鲁克思想是可以讲授的吗?一方面,德鲁克思想博大精深,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许多人是瞎子摸象,只是以碎片代全局,对讲师自身的经验与能力的要求很高。如果自己都没有通透,如何给他人讲授呢?另一方面,对于学员来说,思想越深邃,越难以通过简单的听讲来掌握,需要结合实践问题的真正领悟。

  德鲁克的思想活水哪里来?大师已经仙逝,大师的思想不朽,但是这些思想所适应的时代情境却在变化,这就势必导致一些具体论述及案例的过时落伍。如果还是严格依靠德鲁克的材料讲授课程,势必会越来越成为化石标本。如果发展德鲁克思想,又如何保证权威与正当性呢?

  德鲁克给我们留下的重要遗产是答案还是问题?把握思想的关键在于其精髓而非表面的论述,对于经典著作尤其如此。庄子曾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关键是得意而忘言,把握思想的本体而忘记具体的语言表述,语言表述通常都会受制于特定的情景,只有把握思想本体才能在全新的时代情境中创造性的发扬光大。德鲁克苦苦追寻的并不是如何将一个组织经营好的小术,而是管理如何帮助建设一个理想社会的大道。他真正关心的是组织中的人,以及微观组织对社会健康功能的作用与贡献。

  当我们仔细翻阅德鲁克的著作时,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德鲁克在书中不断提出系列化的问题,并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部分答案的表述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过时落伍,而那些问题与追问却是不朽的。为什么经营企业?如何定义企业的使命?管理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于是,一个全新的想法出现了,能否将德鲁克所提出的系列问题做课程框架,以德鲁克思想的讲授与基于问题的共创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整个课程呢?

  我与王欣老师达成了共识,一个因缘埋下了种子。

  2、德鲁克“从使命到成果”工作坊的诞生

  2017年9月,王欣老师联系我,说是接到了宜信中层管理实践营的一个教学任务。能否我们三人以这个项目为契机,共同开发设计一个德鲁克敏捷共创工作坊?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敏捷共创开发课程的良机,我非常愉悦的答应下来。

  首先,我们面临如何定义这个工作坊教学目标的问题。据前文分析,仅仅传授德鲁克思想是不够的。我们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将工作坊教学目标定为以德鲁克思想为引导,让学员理解公司使命、战略与自我工作的关系,将公司战略转化为自己的工作实践目标,并能够创造性的完成关键任务。

  其次,当目标即定之后,就需要构建课程的逻辑。这次课程共计三天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天战略、目标与绩效,第二天挑战、创新与执行,第三天信念、责任与承诺。基本思路是从反思与理解战略使命出发,到自己的关键战略任务的创新执行,最终回到中层干部自身的信念与责任上。

  再次,逻辑框架既定,就需要选择所讲述的思想内容。德鲁克思想内容丰富,需要选择与工作坊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输入。这部分以王欣老师为主,第一天上午他以德鲁克的事业理论为核心,阐释了德鲁克关于公司战略、使命的主要观点。第二天上午他讲述了德鲁克的创新理论,通过目标实现自我控制的管理;第三天落脚点在知识文明时代的个人发展之路上。

  最后,需要学员将德鲁克思想与个人的实践相结合,这就需要敏捷共创环节的设计。第一天下午的共创环节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运用事业理论构建宜信愿景大厦,二是运用平衡积分卡构建宜信战略地图。第二天下午的共创环节是围绕战略地图中的关键子议题,分组共创策略与落地计划。第三天上午是各小组的汇报答辩环节。

  2017年10月12日北京,王欣老师、高敏老师与我三人相互配合,共同交付了这次德鲁克从使命到成果敏捷共创工作坊,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成果。

  反省这次的教学过程,我想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与坚持。

  3、高品质思想的引领

  德鲁克思想对商业社会具有引领作用。德鲁克的理想的根本是解决社会问题,是通过管理建设一个理想社会的探索。他认为如企业这样的微观组织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赋予个人工作意义的枢纽。企业的使命是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价值,利润是检测是否有绩效的指标而非目的。这些思想振聋发聩,许多人并没有听说,或者听说过但没有深思。这些思想本身具有极强的引领魅力。

  4、教育的本质是点燃

  德鲁克曾经说过,领导力是关于将人格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事实上,人人内心都有一支火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点燃这支火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赋予自己的工作真正的意义,每个人都希望奉献社会、帮助他人,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自我实现,每个人都希望不断学习成长,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发自内心的真诚,把这样的期望与信任寄托于学员身上,学员就能感受到,并受到激发与鼓舞。授课过程中,王欣老师将爱注入课堂,把学员看做初入职场的自己,讲到动情之处数度哽咽说不下去。当教师将真情实感注入课堂,就能唤起学员内心的强烈回应。

  5、咀嚼过的思想才是自己的

  前文说过,任何思想如果不能经由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与加工,都是不切实的。因此,一定要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员,让学员主动思考,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开学前一天晚上,高敏老师主持了精彩的班会活动,现场选出了班委,并将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责任赋予班委。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第一次各组推选的班委被高敏老师否决了,高敏老师要求必须自发报名竞聘上岗。这样一来迅速激发起竞选班委学员的责任心与自主意识。在学习中团队能量自然不同。

  工作坊过程中的敏捷共创环节,将德鲁克理论与宜信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如用德鲁克事业理论反思宜信的使命与战略,使得学员获得全新的思想视角;在宜信战略地图的研讨构建过程中,学员发现了整个战役的全局,也看到了自己面前的战斗在战略全局中的位置与作用;在关键战略议题的策略计划的共创活动中,学员理解了执行过程中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创造性的整合资源,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策略计划。

  德鲁克从使命到成果敏捷共创工作坊的成功开发与实施验证了敏捷共创课程开发模式,那就是专家基于甲方需求的跨界共创,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迭代。这样的开发模式适应VUCA时代的要求,也有赖于专家们开放、分享、共享的理念价值观。期望看到更多的专家运用这个模式开发课程,推动中国培训界的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