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TOP

如何基于胜任能力模型进行培训设计

作者:益才    发布时间:2024-08-27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素质与能力。胜任能力模型很好地将绩效差异、工作中的关键行为与员工能力要求连接在了一起。基于胜任能力模型进行培训设计,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内容及培训方法,有助于更加精准提升员工能力,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发展。

01 基于胜任能力模型进行培训设计的优势

1、以战略为导向,基于组织发展需要


岗位胜任力是基于组织战略制定的,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可以从战略层面上满足组织当前及今后对人力资源胜任力的要求,也可以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支持和更多公平感。可以更加明确组织对员工的要求。


2、针对性更强,与绩效改进相关联


基于组织的胜任力模型的分层分类和分级,可以更明确看到员工现状与组织中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有助于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图片

3、使培训方案与个人特点更匹配


每个人有各自对应的胜任力模型要求和能力水平情况,利用岗位胜任力模型和员工胜任力水平之间差距进行的人才培养会更有针对性,如定制化的培训发展服务一样,容易取得良好效果。


4、进一步把握态度、动机、价值观等因素帮助发展培养


传统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岗位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但仅仅依靠于补充知识与技能较难把绩效优异者和绩效平平者区分开。基于胜任能力、态度、动机、价值观等要素,有助于进一步全面了解培养对象,采取更有利于该对象的方式给予培训方案和个人发展计划,实现一人一策。

图片

02 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培训需求分析

建立了客观有效的胜任能力模型后,就应搭建基于能力模型的培训体系,在基于胜任能力模型上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设计与实施需要重点关注。培训需求分析必须综合考虑组织内外部环境所得到的培训需求和员工胜任能力的发展需求才能符合组织和个人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战略层次分析


主要通过对组织的目标、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分析,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并确定是否通过培训来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这一分析需要基于组织绩效的分析,确认当前绩效问题及原因,将培训计划与战略方向、当前问题等结合,找到培训重点。


分析的内容包括:组织经营情况分析(经营理念、业务战略、培训重点、可通过培训改善的绩效问题)、组织文化和氛围分析(文化和组织氛围对培训的支持程度)、组织资源分析(明确的培训资源情况和资源瓶颈)等。


2、工作层次分析


基于对工作任务的研究,分析各个岗位的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业绩、胜任工作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从工作任务的角度确定培训需求,决定培训目标及培训内容。在此过程中,胜任能力模型为作为分析参考的依据。


3、个人层次分析


基于个人的胜任能力的短板角度来分析培训需求,找到员工个体当前的胜任力能力平与岗位胜任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发现员工需要补齐的短板能力,基于胜任能力的分层分级,定位出员工当前短板能力的阶段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到什么样的水平”等问题。


在分析培训需求之前,需要对员工的培训需求信息进行收集。方法有很多种,如面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据调研法等。在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03 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培训设计和实施


具体再来看一看胜任力模型如何应用在培训的制定与实施中:


1、逐级分解岗位胜任力


每一个序列和关键岗位的胜任能力,会有具体的行为分层分级。在进行培训设计时,先要选取出需要进行培训的胜任能力,深入剖析该胜任能力的内涵、行为特征、行为案例。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归纳、总结提炼。


同时,结合这个岗位的核心关键任务,以及相关的态度、技能、知识等要求,分别设计对应的课程目录,完成一个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培训课程体系。基于这个方法设计的培训课程体系,每门课程都是相互独立的,课程之间可按需灵活组合配置。


图片

上图是基于某公司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能力素质要求制定的课程体系,并选取了不同的授课形式。


2、对课程进行分层分类


依据不同发展阶段在同一胜任能力上不同层级的培训需要,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组合,梳理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


再安排由浅入深的节奏,分阶段设计培训计划。让学员通过边培训、边实践、边提升的学习过程,逐渐完成一个个台阶的学习任务,达到某一深度的专业水平。

图片

以某公司“团队合作”这个胜任能力指标(分为四个层级)为例,可根据不同层级的行为要求按不同管理层级设计对应的课程。


图片

有了相应的课程设计,就可以着手开发具体的培训课程。可依据五个步骤包括:确定课程目标、撰写培训大纲、设计课程流程、制作培训课件、制作讲师手册和学员手册等。


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培训课程开发,更为关注学员们冰山下的胜任特质,如态度、动机、价值观等。因此,训前可针对培训的对象群体的相关冰山下特质进行分析,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多注重对应的案例讲解和实操演练,结合培训对象特点和业务场景,交付培训内容,达成培训目标。


在培训结束8个月到1年时间内,持续观察培训效果变化,可依托于“柯氏四级”的方式进行评估。同时,也可对培训对象进行训后测评,用雷达图的形式,直观呈现员工培训前胜任能力水平和培训后胜任能力水平,并与岗位要求胜任能力水平进行对比,评估训后的能力改善情况。




2024年10月期“数智化人才管理师”认证研修班,10月25-26日上海来袭,早鸟优惠,就等您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