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TOP

如何诊断组织架构是否适应业务发展?

作者:益才    发布时间:2024-06-07

组织架构是一个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职责划分。它决定了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决策过程、资源分配等关键要素。业务发展则是指组织在市场上的业务增长、市场份额提升、新产品或服务开发等方面的进展。

韦斯伯格六盒模型之一的组织与结构,是判断我们现在的组织方式和组织效能,是否可以支持业务的成功。使命目标一旦确定,就要抓紧调整人和组织架构,从而确保员工们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责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利用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排兵布阵来支撑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架构图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组织架构?这样的架构能否支撑业务目标的实现?

图片

    业务领先BLM模型中的战略执行中的正式组织模块是战略规划与管理得以执行的组织结构保障,为了确保关键任务和流程能有效地执行,组织需要明确的结构、管理和考核标准。因此,当有了执行业务设计所需的重要任务时,企业们需要思考,现有的组织结构和考核系统是否能够支持这些任务的完成?

图片

    组织设计在战略落地实施中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诊断组织架构是否匹配业务发展呢?

01组织架构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外部市场环境愈加复杂,客户需求愈加多变,当企业拥有一个与业务发展相适配的组织架构时,就能保障企业能够紧跟环境变化,始终保持强大的业务能力,进而抓住市场发展机遇,赢得市场的领先地位。马化腾曾说过,仅依靠创始人的热情是无法维系企业的长远发展的,腾讯一直在思索组织架构上的变革,追求组织架构上的创新。但是,组织架构具有一定的惯性,其变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管理者往往还习惯于旧的框架体系,这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就需要及时构建新的组织架构,以支撑组织战略实施和流程运作。

图片

组织架构与业务发展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适应与推动: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随着业务的发展,组织架构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推动业务的增长。

  • 协调与整合:组织架构能够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资源和力量,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这对于业务发展的成功至关重要。

  • 创新与变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业务环境的变化,组织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以保持竞争力。一个灵活、开放的组织架构能够鼓励创新、支持变革,为业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02组织架构诊断与分析的方法
    组织架构要跟随战略、业务发展做出调整,在调整前,企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对组织架构进行诊断与分析,由此得出组织架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组织架构诊断是指通过一定的管理诊断工具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部门设置、部门使命与部门职责、岗位设置、岗位使命与岗位职责、人员定编状况等进行诊断,以判断企业组织架构是否与公司业务战略或职能战略相适应,是否进行了有效和必要的分工,并最终体现在是否有较高的管理效率等。
    常用的组织架构诊断与分析的方法有6种:职能分析法、资源分析法、职权分析法、流程分析法、贡献分析法、标杆借鉴法。
(1)职能分析法。职能分析法包括基于战略的职能分析法和基于现状的职能分析法:基于战略的职能分析法又称为职能分解,是在明确企业战略的基础上,对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所要完成的职能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分解;基于现状的职能分析法是在现有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分析该部门、岗位是否已充分履行了自己的现有职能,现有职能是否与企业的战略要求相一致,是否符合先进的做法。
(2)资源分析法。资源分析法主要分析组织资源在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分配。对照各部门、岗位的职能与贡献来分析资源的投入情况,以明确企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对于职能完成过程所形成的信息资源,企业应通过组织设计,将这种资源由员工个人集中到企业手中。客户信息、工作技能就是这种信息资源的典型代表。
(3)职权分析法。职权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权分配来发现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诊断分析中,着重分析部门或岗位具有的职权是否与其承担的职责相适应;职权在部门或岗位之间的分配是否合理;职权在层级之间的分配是否既有利于高层领导控制又能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职权分配是否适应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特点、技术特点、人员特点;职权分配是否过于集权或分权等。
(4)流程分析法。流程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共同将企业输入转化为输出,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流程分析法就是逐个分析流程效率,以了解企业内各个单位的协调水平,并分析进行流程整合的可能性,按照流程的连续性,以流程为导向来设计组织框架。
(5)资源分析法。是从投入上来看企业的组织管理状况的,贡献分析法则是从产出上来分析企业的组织管理状况的。这种方法对于分析业务部门的设置,尤其是独立核算的业务部门的设置非常有用。
(6)标杆借鉴法。以行业内领先的竞争对象为标杆,通过与标杆企业的对比来发现企业组织管理的不足,也可以直接借鉴标杆企业的做法来设置部门或岗位,再造业务流程或管理流程。

03组织架构常见的问题
    组织架构一般可以分为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和职权结构4个类型。根据组织架构的构成,我们将常见的组织架构问题也分为四大类:职能结构问题、层次结构问题、部门结构问题和职权结构问题。

(1)职能结构问题。企业管理是由各种职能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系统。各职能之间相互联系、在不同的环节和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构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将企业管理的各种职能有机联系起来而形成的体系,称为职能结构。常见的职能结构问题有职能交叉(重叠)、职能冗余、职能缺失、职能割裂(或衔接不足)、职能分散、职能分工过细、职能错位、职能弱化等。企业在做组织诊断时,要对各部门在目前的组织系统中的作用、分工、隶属、合作关系是否明确等进行分析,判断企业现有组织架构中各部门职能是否交叉、冗余、缺失、错位等,也可以结合企业价值链,对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职能进行逐个分析,识别出职能结构存在的问题。

(2)层次结构问题。层次结构是一种纵向结构,包含管理层级的构成和管理幅度的大小。常见的层次结构问题有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不合理、管理分工不明确等。通常来讲,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级就会越少,两者呈现负相关性。过多的管理层级会影响组织的运行效率,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管理幅度(一般来讲,每一位管理者的正常管理幅度为7~13人),压缩管理层级使组织扁平化,让企业的内部运行更有效率。有的企业存在管理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的分工不明确。管理者是企业正常运作的重要力量,但各级管理者对在企业运作中的定位和责任是不同的:计划管理认为高层管理者要负责企业的未来;中层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及人才队伍;基层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盈利状况,包括生产成本的增减、产品质量的好坏。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不同,只有各层级的管理者都做好分内事,企业才能有序运作、高速发展。
(3)部门结构问题。部门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是指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在部门结构上,常见的问题有关键部门缺失或关键部门设置不合理,后台部门太多,部门人数少、数量多等。随着企业的发展,组织会进一步细分职能,增加人员,最后会导致中后台部门设置过多,中后台人员持续增加,使组织变得臃肿。中后台人员通常不直接创造产出,中后台人员过多会降低企业的效益。企业要分析各中后台部门和岗位存在的必要性,对没有必要单独设置的部门或岗位进行合并。有的企业设立了多个部门,有的部门人数很少,不足3人,部门之间往往还有“部门墙”,影响了组织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实际上,企业对各部门进行分析后会发现,不同的几个部门之间职能相近、业务范围也趋同,完全可以合并为一个部门。
(4)职权结构问题。职权结构是指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反映了部门、岗位之间责权关系的对等情况。常见的职权结构问题有高层领导职务、职责、职权不一致,部门职务、职责、职权不一致,管理岗位职务、职责和职权不一致。概括来讲,可分为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两种情况。有权无责会使组织变得无秩序,有责无权会使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无法对结果负责。
    企业在诊断与分析组织架构时,可以先参考这四大类常见的组织架构问题对本企业组织架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组织架构诊断与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识别组织架构存在的问题。